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70章 重返沪上

在动笔之前,李斯年为自己的新书定下了几项原则:

首要的是系统性,他准备从古希腊文明的曙光讲起,全面介绍哲学史上各个时期的杰出思想家、流派及其演变与影响。

其次,他追求的是通俗易懂。此书旨在普及西方哲学,因此复杂的哲学理论需经他手化繁为简,让读者能够轻松领略哲学思想与历史的脉络。

再者,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。他希望对历史上的哲学观点进行客观评价,引导读者对哲学思想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。

最后,他强调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。每个哲学家都是其时代的产物,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时代,也被时代所塑造。理解这一点,方能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实际应用价值。

李斯年深信,只要把握住这些要点,《西方哲学史》必将成为一部优秀之作。

李斯年这次回到家乡,主要就是为了探望亲人。他自从成年之后一直在国外留学,已经整整四年没有回乡了,家乡的亲友们都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。他利用这次机会,逐一拜访了家族中的亲戚长辈,期间还陪同母亲一同前往海宁县,去祭拜外公并看望舅舅一家人。

不过很遗憾,李斯年未能见到心心念念的舅舅王国桢,他此时正在北京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,并在北京大学执教。同时充当旧文化阵营的旗手,与胡适之和陈独修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大论战。

舅舅王国桢,可以说是李斯年的诸多亲戚当中目前名声最大的一位,他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着名学者,也是李斯年从小就非常崇拜的榜样之一。李斯年在九岁的时候读到了舅舅所着的《人间词话》,这本书为受传统教育启蒙的李斯年打开了新的视野,让他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旧文学,其中提出的“境界说”更是让他叹为观止。

王国桢几乎是自学成才,他的学术成就清末民初这个时代无人能及,对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创新,对于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无出其右者,还开创了简牍学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贡献了丰富的学术遗产。

王国桢还是一位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,他向国人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哲学家及其代表作,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、美学、文学观点和方法来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人,这与李斯年现在所做的工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。

实际上,李斯年选择去米国留学并专攻哲学专业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舅舅的影响。

李斯年在老家待了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