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0章 回信

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一经出版就能够风靡一时,与主角盖茨比的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密不可分。他的渴望、执着以及在追梦路上所遭受的挫折和最终的悲剧,都让读者深感同情。而小说中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,他们的生动鲜活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看点。

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这部小说敏锐地抓住了此时米国社会生活的主题,并以象征手法展现了“美国梦”传奇之下的嘲讽及悲怅。

刚刚因为诗作《荒原》而名气高涨的英国诗人艾略特在读完这本书之后,评价道:“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是自亨利·詹姆斯以来米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,因为作者李斯年在其中描写了宏大、熙攘、轻率和寻欢,凡此种种,曾风靡一时。”

美国着名作家 门肯评价:“篇章安排精巧至极,没人能想出比这更好的构思了。”

《纽约时报书评》的编辑艾德文·克拉克则评价道:“一本奇特的书,神秘而光辉闪耀的故事,他写得很美,落笔自然,对形式的把握臻于极至。”

李斯年读着信件,心中满是惊讶,感觉到不可思议。在船上写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时,他仅仅是因为《乱世佳人》的创作陷入了瓶颈,一时兴起才提笔的。如今,他投入巨大精力创作的《乱世佳人》被冷落一旁,而那本十几天就匆匆完成的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追捧。这一切,真是始料未及。

李斯年想到这也多亏了那位倭国作家朋友的帮助吧,是他传授给了李斯年不少写作技巧,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与他讨论修改,李斯年的心中充满了感激。

李斯年突然想到了横光利一,不知道他回国之后情况如何?他那部视角独特、构思精巧的《蝇》不知道发表没有,还有他所探索的“新感觉派”创作手法,读者们的反响又如何?那里面也有自己的功劳呢,至少名字就是自己给起的。

念及自己的小说也凝结了对方的一份心血,李斯年决定修书一封,问候一下对方,顺便将小说发表后的成绩告诉对方。

就在李斯年摊开信纸,准备落笔之时,远在米国纽约的布雷迪正坐在爱尔兰酒吧的酒桌旁,向采访他的一位美女记者炫耀道:“当初就是我带着他去参加盖茨比先生的酒会的,”他得意地说,“我和李斯年情同手足,我们曾经在华国古代的一名十分忠诚讲义气的将军的见证下结拜,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。”

布雷迪用中文念出了这句结拜誓言,那是当初李斯年手把手教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