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2章 《孤雁》

朱湘回答道:“我最近没写什么诗,不过前几天我收到了易多从米国寄来的信,他倒是写了一首诗,希望我们能帮他在国内发表。”

提到闻易多,胡适之的眼睛一亮。他对这位青年诗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。听说闻易多有新作,他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哦?友三又有新作了?作品怎么样?快读给我们听听。”

朱湘点了点头,说道:“闻学长在信里说,这首诗是他在赴美留学的船上创作的,是一首长诗,名为《孤雁》。我现在就读给大家听,你们可以品评一下。”

说着,他便开始深情地吟诵起这首《孤雁》。众人的思绪也随着朱湘的吟诵而飘荡,仿佛能看到那只孤独的雁儿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,感受到它内心的坚韧与执着。

“不幸的失群的孤客!

谁教你抛弃了旧侣,

拆散了阵字,

流落到这水国的绝塞,

拚着寸磔的愁肠,

泣诉那无边的酸楚?

……

可怜的孤魂啊!

更不须向天回首了。

……

啊!那里是苍鹰的领土──

那鸷悍的霸王啊!

他的锐利的指爪,

……

归来罢,失路的游魂!

归来参加你的伴侣,

补足他们的阵列!

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。

……”

这首诗篇幅颇长,整整包含了十二个小节,字数接近七百,但是听起来并无枯燥乏味之感,反而引人入胜,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。

胡适之听完后,不由得赞叹道:“看来友三的诗歌造诣又有了显着的提升。这首诗虽然篇幅很长,但结构清晰、层次分明,情感表达异常丰富。从诗篇开头的沮丧与怨艾,逐渐过渡到中间的孤独与迷茫,最终又演变为无奈中的坚持,深刻地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苦痛。”

陈西滢也点头附和:“我虽未与这位闻易多谋面,但从诗中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爱国情怀。他既然是清华学堂的毕业生,那应该是留美预备生吧?”

饶孟侃回答道:“没错,闻学长早在民国元年就考入了清华学堂,直到今年才赴美留学,他在清华度过了整整十年时间。”

陈西滢继续分析道:“那看来这十年的美式教育和美式生活,似乎并没有让他对米国文化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